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广西菱王电梯作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梯制造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及公共设施领域。然而,近期一起因“旧绳”问题引发的电梯故障事件,再次将电梯维护保养的重要性推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据了解,此次事件发生在广西某市的一栋高层住宅楼内。该楼配备的菱王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导致多名乘客被困轿厢内近半小时。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引发了居民对电梯安全的强烈担忧。事后,维修人员对故障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最终确认事故原因为电梯钢丝绳老化严重,未能及时更换所致。
钢丝绳作为电梯运行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质量与状态直接关系到整部电梯的安全性能。按照国家标准,电梯钢丝绳应定期进行检查、润滑,并根据磨损程度及时更换。通常情况下,钢丝绳的更换周期为5至8年,具体时间视使用频率、环境条件及日常维护情况而定。然而,在此次事件中,涉事电梯的钢丝绳已使用超过7年,且在日常维护记录中并未显示有更换计划或相关警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电梯钢丝绳的老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通常会伴随一系列可察觉的征兆,如钢丝断裂、绳径减小、锈蚀等。如果维保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定期检查,并结合专业检测设备对钢丝绳的状态进行评估,此类问题完全可以在早期被发现并处理,从而避免故障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电梯虽然由菱王电梯公司制造,但日常维护工作由第三方维保公司负责。这反映出当前电梯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管理漏洞:即制造企业与维保单位之间责任划分不清,导致部分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安全保障。尽管菱王电梯方面在事件发生后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并对全国范围内的同类产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但这并不能掩盖维保环节监管不力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因电梯维保不到位引发的安全事故并不鲜见。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超过800万台,年均增长超过10%。然而,与之配套的维保体系却未能同步完善。部分维保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存在“重维修、轻预防”的倾向,甚至出现虚假维保记录、使用不合格配件等违规行为,严重威胁电梯运行安全。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电梯维保市场的监管力度,推动建立统一的电梯安全信息平台,实现电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可追溯。同时,鼓励电梯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直接参与或主导维保工作,以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此外,还应加大对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其对电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
作为电梯制造企业,菱王电梯也应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强化对维保单位的技术支持与监督管理。同时,可考虑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掌握电梯运行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电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造、使用、维保、监管等多方共同努力。此次“旧绳”引发的故障事件,既是警示,也是契机。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共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与生活质量。
在今后的发展中,期待广西菱王电梯及其他电梯制造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推动行业整体向更加安全、智能、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