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维保团队接手,对老电梯历史一无所知!
2025-09-0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住宅小区、写字楼和公共场所的电梯使用年限逐渐增长,电梯维护保养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在电梯维保行业,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新维保团队频繁接手老电梯,却对电梯的历史运行状况、故障记录、维修历史等一无所知。这种信息断层,不仅影响了电梯的正常维护,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威胁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许多老旧小区或物业更换维保单位的情况下,新接手的维保团队往往只能获得一份基础的电梯技术资料,甚至连这些资料都未必完整。而电梯作为高度复杂的机械设备,其运行状态与日常使用频率、环境条件、历史故障、维修记录密切相关。如果维保人员对这些关键信息缺乏了解,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性维护和精准检修。

以某市一老旧小区为例,该小区电梯已运行超过15年,属于典型的“老龄电梯”。由于原维保单位合同到期,物业重新招标引入了新的维保公司。新团队在接手后,发现电梯运行中偶尔出现“卡顿”现象,但因缺乏历史维修记录,无法判断是近期新增问题,还是长期存在的老毛病。最终,维保人员只能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排查,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仍未彻底解决问题。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有业内人士指出,电梯维保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信息管理”工作。每一次的保养、每一次的维修、每一次的故障处理,都是电梯“健康档案”的一部分。如果新接手的团队无法获得这些信息,就相当于从零开始,难以对电梯的整体状态做出科学评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目前我国在电梯维保信息交接方面缺乏统一规范。虽然《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电梯维护保养规则》中对维保记录的保存和交接有相关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执行力度不一,很多维保单位出于竞争考虑,不愿将掌握的电梯运行数据完整移交。其次,部分物业公司缺乏专业管理意识,在更换维保单位时,未能有效监督信息交接过程,导致资料流失。再次,一些老旧电梯本身就没有建立完整的电子档案,维保记录以纸质形式保存,容易遗失或损毁。

此外,维保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使原维保单位愿意移交信息,也可能因人员更替导致经验断层。新团队成员可能对特定品牌或型号的电梯缺乏了解,无法迅速掌握电梯的“个性”,从而影响维保质量。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维保信息交接的监管,制定明确的信息移交标准和流程,确保维保档案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其次,电梯使用单位,尤其是物业公司,应增强责任意识,在更换维保单位时,主动介入信息交接过程,确保新团队能够全面掌握电梯历史运行情况。第三,维保企业也应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管理系统,推动维保记录电子化、标准化,便于信息的长期保存和快速调取。

同时,行业协会和技术服务机构可以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建立电梯维保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权限管理,实现电梯维保数据在不同维保单位之间的安全流转,既保护商业机密,又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电梯维保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契机。越来越多的电梯开始接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上传运行数据,为维保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新接手的维保团队可以通过平台查看电梯的历史运行曲线、故障频率、关键部件寿命等信息,大大提高了维保效率和安全性。

电梯安全无小事。新维保团队接手老电梯时对历史一无所知的现象,暴露出当前电梯维保行业在信息管理方面的短板。只有通过制度完善、技术赋能和多方协作,才能真正实现电梯维保工作的连续性与科学性,确保电梯安全稳定运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上下平安”。

18176983777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玉林市玉容路茂林段南侧二幢10号二楼

Q Q:127056320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506386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17698377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