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老旧小区的电梯更新与改造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近日,在某市一处老旧住宅小区的电梯拆除现场,一台服役超过二十年的电梯终于迎来了它的“退役”时刻。当施工人员将曳引机缓缓从井道中吊出时,现场一片哗然——这台本应承载安全与便利的设备,其内部锈蚀程度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这台电梯最初投入使用是在上世纪末,属于当时较为常见的曳引式电梯结构。它的曳引机安装在井道顶部,通过钢丝绳带动轿厢上下运行。二十多年来,它默默承担着居民日常出行的重任,却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老化,最终被判定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必须整体拆除。
在现场,施工人员早已将井道口围挡封闭,地面铺设了防滑垫和警示标识。吊装作业开始前,技术人员对整个井道进行了细致检查,确认曳引机的固定结构和钢丝绳已完全断开,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可控。随着起重机缓缓启动,一根粗壮的吊索稳稳地固定在曳引机上,伴随着机械运转的轰鸣声,这个“庞然大物”开始从井道中缓缓升起。
当曳引机完全脱离井道的一瞬间,阳光照射在它的外壳上,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牢牢吸引。原本应为金属光泽的部件,如今却布满了层层叠叠的铁锈,仿佛经历了数十年风雨侵蚀的古物。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掉部分锈层,露出内部结构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轴承部位几乎被锈死,制动器弹簧严重腐蚀,部分螺栓已经完全失去强度,轻轻一拧便断裂脱落。
“这台曳引机还能运行到现在,真是个奇迹。”一位有着三十年电梯维保经验的老工程师感慨道。他解释说,电梯曳引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正常情况下,曳引机应定期润滑、检查和更换易损件,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老旧小区由于管理不善或资金不足,往往忽视了这些关键的维护工作。
锈蚀的根源,除了年久失修外,还与井道内部环境密切相关。该电梯井道位于楼体内部,通风不良,加之南方地区湿度较大,雨水渗漏等问题长期存在,使得井道内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环境极易导致金属部件氧化锈蚀,尤其是缺乏防护涂层的曳引机底座和传动部件,更是锈蚀的重灾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台电梯在服役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故障停梯记录,居民也普遍反映乘坐时“略有异响”,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最近一次年检中,检测人员发现曳引机制动器动作异常,进一步拆检后才确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最终决定对其进行整体拆除。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老旧电梯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服役超过15年的电梯数量已超过百万台,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老旧小区。由于缺乏系统的维护机制和更新资金,这些电梯正逐步成为城市安全运行的“定时炸弹”。
专家指出,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其安全性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建议各地政府加快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计划,建立专项基金支持,同时加强对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企业的监管,确保每一部电梯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回到拆除现场,随着曳引机被完全吊出,工人们开始对井道内部进行清理和结构评估。新的电梯将在几个月后安装完毕,届时居民将迎来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而那台锈迹斑斑的旧曳引机,则被运往指定地点封存,作为一次深刻的警示,提醒我们:忽视安全维护的代价,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沉重。
城市的更新从未停歇,而我们对安全的守护,也应始终如一。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