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建筑中,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体验。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物业管理单位或业主往往忽视了对电梯的定期维护与保养,导致一些潜在问题逐渐积累,最终演变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轴承润滑脂干涸便是长期未进行专业保养所引发的典型故障之一,而这一问题在菱王电梯的使用案例中已有明确体现。
轴承是电梯曳引机、导轨轮、门系统等关键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机械运转过程中的摩擦阻力,确保设备平稳运行。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轴承内部通常会填充专用润滑脂,以形成保护油膜,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触。然而,润滑脂并非永久有效,它会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变化以及持续运转而逐渐氧化、挥发或流失。若长时间不进行检查和补充,润滑脂便会干涸,失去应有的润滑性能。
在某高层住宅小区的一台菱王电梯中,技术人员在例行检修时发现,曳引机主轴轴承处的润滑脂已完全干涸,呈现出灰白色粉末状残留物,轴承表面出现明显磨损痕迹,甚至伴有轻微卡滞现象。经进一步排查,该电梯已连续三年未进行系统性维保,仅由物业人员进行简单清洁和外观检查,未能触及核心机械部件的润滑状态。正是这种“重使用、轻维护”的管理方式,导致润滑系统失效,进而加剧了轴承的磨损速度。
润滑脂干涸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摩擦系数急剧上升,轴承运转时会产生异常噪音、振动加剧,并伴随温度升高。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轴承抱死,使曳引机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引发电梯停梯甚至坠落风险。此外,由于轴承承担着支撑和传动的重要任务,一旦损坏,将波及整个曳引系统的稳定性,维修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据现场工程师估算,若能按时进行润滑保养,每次成本不足百元;而因缺乏保养导致轴承更换及连带部件修复,总费用超过万元,且需停梯数日,严重影响居民出行。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类故障往往具有隐蔽性。润滑脂的劣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初期并无明显征兆,普通使用者难以察觉。只有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如红外测温、振动分析或拆解检查,才能准确判断润滑状态。因此,依赖被动报修或表面观察的管理模式,极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菱王电梯虽以其稳定性能和智能控制系统著称,但再先进的设备也无法摆脱物理规律的制约——没有良好的润滑保障,再精密的机械结构也难逃磨损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梯维护保养规则》明确规定,电梯应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维保作业,内容包括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其中,“润滑”被列为常规项目之一,要求对各类转动部件按规定添加或更换润滑剂。然而,在实际执行中,部分维保单位存在走过场、记录造假等问题,使得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或不匹配的润滑脂替代原厂推荐产品,反而加速了部件老化。
针对此类问题,建议从三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强化责任意识,物业单位应选择具备资质的专业维保公司,并建立可追溯的维保档案;二是提升技术手段,引入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电梯关键部位的温度、振动等参数,及时预警异常;三是加强公众教育,让业主了解电梯保养的重要性,形成监督合力。
综上所述,菱王电梯出现轴承润滑脂干涸的现象,绝非偶然的技术缺陷,而是长期忽视科学保养的必然结果。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安全运行不仅依赖于制造质量,更离不开持续、规范的维护管理。唯有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理念,定期开展专业润滑与检查,才能有效延长设备寿命,保障乘客安全。每一次看似微小的润滑操作,都是构筑安全防线的重要一环。忽视它,代价可能是沉重的;重视它,换来的是长久的安心与顺畅。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