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体验。菱王电梯作为国内知名的电梯品牌,凭借其技术先进、品质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商业楼宇和住宅小区。然而,在实际维保过程中,部分用户反馈新更换轴承后电梯运行时出现温度偏高的现象,这一问题若不及时排查处理,可能影响电梯整体性能,甚至缩短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经过技术分析和现场检测,初步判断该问题与轴承游隙选择不当密切相关,尤其是游隙过小是导致运行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轴承作为电梯曳引机、导向轮等核心转动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旋转轴并减少摩擦阻力。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正常情况下,这些热量会通过散热结构或润滑油进行有效传导和散发,使轴承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然而,当轴承游隙(即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间隙)选择过小时,会导致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增大,摩擦加剧,进而引起异常温升。尤其是在高负载、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工况下,这种温升现象更为明显。
所谓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在未安装或自由状态下,内圈与外圈沿径向或轴向的可移动量。根据国家标准,轴承游隙分为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三种。其中,工作游隙直接影响轴承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若游隙过小,轴承在受热膨胀后容易产生“抱死”现象;而游隙过大则可能导致振动和噪音增加。因此,合理选择游隙对于确保轴承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菱王电梯的实际应用中,不同型号的曳引机对轴承游隙有明确的技术要求。例如,部分永磁同步曳引机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了热膨胀系数、润滑条件及载荷分布等因素,配套推荐使用特定游隙等级的轴承(如C3组游隙)。但在维修更换过程中,若维保人员未严格按照原厂技术规范选型,而是采用标准游隙(CN组)轴承进行替换,就极易造成工作游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电梯频繁启停、重载运行的场景下,轴承因内部预紧力过大而发热,温度可迅速上升至80℃以上,远超正常运行范围(通常为50–70℃)。
此外,安装工艺也会影响轴承的实际工作状态。即使选用正确的游隙等级,若安装过程中存在轴向预紧过度、配合过盈量过大或润滑脂填充过多等问题,同样会导致运行温度升高。例如,在压装轴承时施加过大的压力,会使内圈膨胀,进一步减小有效游隙;而润滑脂过多则会增加搅油损失,产生额外热量。因此,轴承更换不仅需要关注型号与游隙参数的匹配,还必须严格遵循标准作业流程,确保装配精度。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改进措施:首先,维保单位在更换轴承前应查阅电梯技术手册,确认原厂推荐的轴承型号及游隙等级,优先选用符合OEM标准的配件。其次,在采购环节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避免使用劣质或标识不清的轴承产品。再次,安装过程中应使用专业工具,控制压装力度和加热温度,避免机械损伤,并按照规定量加注高温锂基润滑脂。最后,更换完成后应进行空载试运行,并利用红外测温仪监测轴承部位的温升情况,一般应在连续运行1小时后温度趋于稳定且不超过75℃为宜。
从长远来看,电梯制造商也应加强对维保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其对关键零部件选型与维护的认知水平。同时,可在产品说明书中更加清晰地标明易损件的技术参数,便于后期维护参考。对于高端机型,还可考虑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轴承温度、振动等数据,实现故障预警与预防性维护。
综上所述,菱王电梯在更换轴承后出现运行温度偏高的现象,虽看似是局部问题,实则反映出配件选型与维护管理中的深层次隐患。游隙选择过小是引发该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坚持科学选型、规范操作、精细管理,才能真正保障电梯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可靠的乘梯体验。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