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菱王电梯作为国内知名的电梯品牌,始终致力于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然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梯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运行参数异常的情况,例如速度波动、振动加剧、噪音升高或平层精度下降等。这些异常现象往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轴承状态是影响电梯运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轴承作为电梯曳引机、导向轮、轿厢轮等关键部件中的核心支撑元件,承担着旋转运动中的载荷传递与摩擦控制功能。一旦轴承出现磨损、疲劳剥落、润滑不良或安装不当等问题,将直接影响电梯的整体运行状态。因此,当电梯出现运行参数异常时,必须将轴承状态纳入综合分析体系,进行系统性排查与诊断。
首先,从振动与噪音异常的角度来看,这是判断轴承健康状况最直观的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电梯运行应平稳安静。若乘客或维保人员发现轿厢内出现周期性异响或高频振动,尤其是在启动或制动阶段更为明显,则极有可能是曳引机主轴轴承或导向轮轴承出现点蚀、裂纹或保持架损坏所致。这类故障会导致旋转部件的不平衡,进而引发共振效应,使振动信号通过钢丝绳和导轨传递至整个轿厢系统。此时,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振动频谱,并结合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识别出特征频率是否与轴承的内外圈、滚动体或保持架的理论故障频率相吻合,从而实现精准定位。
其次,速度控制偏差与平层不准也常与轴承状态密切相关。现代电梯普遍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依赖编码器反馈实现闭环控制。若曳引轮轴承因磨损导致轴向或径向间隙增大,会引起编码器轴心偏移,造成反馈信号失真。控制系统误判实际转速后,可能频繁调整输出频率,表现为“过冲”或“欠停”,最终影响平层精度。此外,轴承阻力增加还会导致电机负载波动,电流曲线呈现不规则波动,这也可作为辅助判断依据。因此,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应仅局限于检查编码器接线或参数设置,更需对机械传动链中的轴承进行拆检与润滑评估。
再者,温度升高是轴承劣化的典型前兆。部分高端菱王电梯已配备红外测温模块或嵌入式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曳引机轴承部位的温升情况。正常工况下,轴承温升应控制在环境温度+30℃以内。若连续运行中温度持续上升并超过安全阈值(如75℃以上),则提示可能存在润滑脂老化、密封失效导致污染物侵入,或轴承内部游隙异常等问题。高温不仅加速材料疲劳,还可能引起热膨胀变形,进一步恶化配合间隙,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定期开展红外热成像检测,有助于在故障初期及时干预,避免突发性停机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轴承状态的劣化往往具有渐进性和隐蔽性,单一参数难以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因此,菱王电梯倡导建立多维度数据融合分析机制,将振动、温度、电流、速度、噪声等多种运行参数进行同步采集与关联分析。借助物联网平台和边缘计算技术,可实现对电梯关键部件的健康趋势预测。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历史数据模型,系统可在轴承出现轻微损伤时即发出预警,提醒维保单位提前安排检修计划,真正实现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此外,在日常维护中,应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选用符合标准的润滑脂,并定期更换;同时注意轴承安装工艺,避免敲击损伤或预紧力不当。对于使用年限较长或运行强度高的电梯,建议每两年进行一次轴承专项检测,包括游隙测量、外观检查及必要时的无损探伤。
综上所述,当电梯出现运行参数异常时,不能仅停留在电气控制系统或软件层面查找原因,而应深入剖析机械结构的潜在隐患,尤其要重视轴承这一“沉默却关键”的部件。只有将轴承状态纳入整体诊断框架,结合智能监测手段与科学维护策略,才能有效保障菱王电梯的长久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乘梯体验。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