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梯运行出现异响时,请系统检查轮槽状态
2025-10-30

当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往往意味着设备存在潜在故障或异常状态。这种异响可能表现为金属摩擦声、吱嘎声、撞击声或持续的嗡鸣声,虽然有时并不立即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但长期忽视此类问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机械损坏,甚至危及乘客安全。在众多可能引发异响的原因中,轮槽状态的异常是一个常见且关键的因素,必须引起维保人员和管理单位的高度重视。

电梯的运行依赖于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连接,并由曳引轮带动实现上下运动。在这个系统中,导靴与导轨配合引导轿厢平稳移动,而导靴内部通常装有滑动导靴滚轮或滚动导靴轮组,这些轮子沿着导轨两侧的槽道滚动。与此同时,曳引轮上的绳槽也直接关系到钢丝绳的贴合度与受力均匀性。无论是导向系统的轮子还是曳引系统的绳槽,一旦出现磨损、变形或润滑不良,都可能成为异响的源头。

首先,从导向系统来看,电梯轿厢在井道中高速运行时,导靴轮需要持续与导轨接触。若轮子本身因长期使用出现偏磨、裂纹或轴承损坏,就会在运行中产生周期性摩擦声或震动噪音。特别是当轮槽表面不平整或存在异物附着时,轮子滚动受阻,容易发出“咯噔”或“吱呀”的声响。此外,如果导轨清洁不到位,灰尘、油泥积聚在槽内,也会加剧轮子与导轨之间的非正常摩擦,进一步放大异响程度。

其次,曳引轮绳槽的状态同样不容忽视。曳引轮作为电梯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其绳槽的几何形状直接影响钢丝绳的啮合效果。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绳槽可能出现不均匀磨损、压痕加深或出现沟槽变形等问题。当某一绳槽磨损严重时,对应钢丝绳的张力会发生变化,导致各绳受力不均,在运行中产生振动和噪声。更为严重的是,若多根钢丝绳因绳槽差异而出现滑移现象,不仅会引发尖锐的金属摩擦声,还可能加速钢丝绳疲劳断裂,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轮槽问题引发的异响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渐进性。初期可能仅在特定楼层或加减速阶段出现轻微响声,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机械音。然而,随着磨损加剧,异响频率和强度会逐步上升,最终影响乘坐舒适性并威胁设备寿命。因此,不能仅凭听觉判断就简单归因于“老化”或“松动”,而应建立系统化的检查机制。

针对轮槽状态的检查,应纳入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内容。具体操作包括:使用专业测量工具(如绳槽深度规、轮廓仪)检测曳引轮各绳槽的磨损深度与一致性,确保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检查导向轮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滞或异常温升;观察轮面是否有裂纹、剥落或明显偏磨现象;同时清理导轨槽内的积尘与油污,保持运行路径洁净。对于已发现轻微磨损的轮槽,应及时进行修整或更换,避免带病运行。

此外,润滑管理也是保障轮槽良好状态的关键环节。适当的润滑可以有效减少金属间的直接摩擦,降低运行噪音。但需注意选用符合标准的专用润滑剂,避免使用普通机油或黄油,以免吸附杂质反而加剧磨损。润滑作业应遵循“适量、均匀、定期”的原则,杜绝过量涂抹造成油滴飞溅污染钢丝绳的情况。

从管理角度出发,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巡检记录制度,对每次异响报告进行追踪分析,结合维保单位的专业评估,及时定位问题根源。一旦确认为轮槽相关故障,必须立即安排停梯检修,严禁“边响边用”。同时,建议引入数字化监测手段,如加装振动传感器或声音采集模块,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升故障预警能力。

总之,电梯异响绝非小事,轮槽作为关键承力与导向结构,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唯有坚持预防为主、精细维保的原则,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乘客出行安全与设备长久可靠运行。每一次异响的背后,都可能是系统发出的警示信号,唯有认真对待、系统排查,方能守护垂直交通的生命线。

18176983777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玉林市玉容路茂林段南侧二幢10号二楼

Q Q:127056320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506386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17698377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