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电梯每天运行数百次,曳引轮槽磨损速度超乎想象
2025-10-30

在城市繁华的商业中心,商场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购物、餐饮还是休闲娱乐,商场为市民提供了便捷与舒适的一站式体验。而在这庞大的建筑体系中,电梯作为连接各楼层的重要工具,承担着巨大的运输压力。尤其是在高峰时段,一部商场电梯每天运行数百次已成常态。然而,在这看似平稳运转的背后,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正悄然浮现——曳引轮槽的磨损速度远超想象。

曳引轮是电梯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钢丝绳与轿厢和对重相连,依靠摩擦力实现电梯的上下运行。曳引轮表面通常设计有多个V型或U型槽,用于固定和引导钢丝绳。这些轮槽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状态直接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能耗水平。理论上,曳引轮的设计寿命可达数年甚至更久,但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在高频率运行的商场环境中,其磨损速度远远超出制造商的预期。

以一座中等规模的商场为例,假设其配备10部客用电梯,每部电梯日均运行300次,每次运行平均耗时约60秒,那么单部电梯每天的工作时间接近5小时。全年无休的情况下,年运行次数超过10万次。如此高强度的使用频率,使得曳引轮槽长期处于动态摩擦状态。每一次启动、加速、减速和停靠,都会对轮槽表面产生微小但累积性的损伤。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损伤逐渐演变为明显的沟槽变形、表面硬化层剥落,甚至出现不均匀磨损。

更令人担忧的是,轮槽磨损并非均匀发生。由于钢丝绳张力分布不均、安装偏差或维护不当,部分轮槽承受的压力远大于其他区域,导致“偏磨”现象。一旦出现偏磨,不仅会加剧钢丝绳的疲劳断裂风险,还会引起电梯运行时的抖动、异响,严重时可能触发安全保护系统,造成停梯故障。某大型购物中心曾因未及时发现曳引轮槽严重磨损,导致电梯突发性停运,造成数十名顾客被困,虽未发生伤亡,但引发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

此外,环境因素也在加速磨损进程。商场内部人流密集,灰尘、细小颗粒物及清洁剂挥发物容易附着在电梯井道内,部分颗粒随钢丝绳进入曳引轮槽,形成“磨料磨损”。这种由外来杂质引发的磨损机制,比单纯的金属接触磨损更具破坏性。尤其在北方冬季供暖期间,空气干燥、静电效应增强,粉尘吸附能力提升,进一步恶化了曳引系统的运行环境。

尽管现代电梯普遍配备了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记录运行次数、速度变化和振动数据,但针对曳引轮槽的精细化检测仍依赖人工定期检查。现实中,许多物业管理单位出于成本考虑,往往延长维保周期或简化检查流程,未能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更有甚者,将“只要电梯能动”作为维保标准,忽视了关键部件的微观损伤积累过程。这种被动式维护模式,无疑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伏笔。

要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建立科学的电梯健康评估体系,引入激光扫描或三维轮廓仪等先进检测手段,对曳引轮槽进行定期量化分析,而非仅凭肉眼观察。其次,优化维保策略,根据实际运行强度动态调整保养频率,高使用率电梯应缩短检查周期至每季度一次甚至更短。同时,推广使用耐磨性能更强的合金材料或表面处理技术(如碳氮共渗、激光熔覆),提升曳引轮本身的抗磨损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升公众与管理方的安全意识。电梯不是“铁打”的设备,其安全性建立在持续、专业、细致的维护基础之上。商场管理者应将电梯维保视为运营底线,而非可压缩的成本项。监管部门也需加强抽查力度,推动强制性检测标准落地执行。

总而言之,商场电梯每日数百次的运行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安全托付。曳引轮槽虽小,却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支点。面对超乎想象的磨损速度,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筑牢垂直交通的安全防线。

18176983777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玉林市玉容路茂林段南侧二幢10号二楼

Q Q:127056320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506386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17698377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