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菱王电梯-菱王的碳战略执行,遇到了哪些预料之外的挑战?
2025-10-14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中国各行各业正加速绿色转型,电梯制造行业也不例外。作为广西本土成长起来的知名电梯企业,菱王电梯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将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在推进碳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尽管前期规划周密,菱王电梯仍遭遇了一系列预料之外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企业的应变能力,也揭示了制造业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的深层难题。

首先,供应链的绿色化转型成为一大瓶颈。菱王电梯在制定碳战略时,原计划通过优化原材料采购、引入环保型钢材和轻量化部件来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然而,实际执行中却发现,国内具备绿色认证且产能稳定的上游供应商数量有限,尤其是在广西及周边地区,能够提供低碳钢材或再生金属材料的企业屈指可数。即便部分供应商声称具备“绿色资质”,其认证标准不一,数据透明度低,导致菱王难以准确核算供应链碳足迹。此外,环保材料成本普遍高出传统材料15%至30%,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迫使企业在“绿色”与“盈利”之间艰难权衡。

其次,技术路径的选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复杂性。为实现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节能降耗,菱王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永磁同步曳引机、能量回馈系统等低碳技术,并率先在部分高端项目中推广应用。但新技术的落地却面临用户接受度低的问题。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更关注初期采购成本,对长期节能效益缺乏敏感度。例如,一台配备能量回馈系统的电梯虽可在运行中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回送电网,理论上节能率达30%以上,但其售价比普通机型高出约20%,导致客户倾向于选择传统产品。此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由于原有井道结构限制,新型节能电梯的安装适配难度大,进一步制约了低碳技术的普及速度。

第三,碳核算体系的建立远比预想复杂。菱王电梯在启动碳战略之初,便着手构建企业级碳排放数据库,涵盖生产、运输、安装、运维等全环节。然而,实际操作中发现,不同环节的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尤其是外协加工厂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碳排放数据难以获取。例如,零部件外发加工时,合作工厂往往缺乏碳监测设备,无法提供准确的能耗数据;而物流运输环节涉及多家承运商,其车辆类型、路线规划、燃油效率差异巨大,使得碳排放估算误差高达40%以上。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企业碳盘查结果可信度下降,影响了后续碳减排目标的科学设定与外部认证申请。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的落地存在滞后性。尽管国家层面大力倡导绿色制造,但在地方执行中,针对中小制造企业的碳减排激励政策仍不够细化。菱王曾申请多项节能技改补贴和绿色信贷支持,但审批流程冗长,申报材料繁杂,且部分政策门槛过高,要求企业必须达到特定规模或获得特定认证,使得像菱王这样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区域性企业难以充分受益。此外,碳交易市场尚未覆盖电梯制造这类非高耗能行业,企业即使完成减排也难以通过市场化机制获得经济回报,削弱了持续投入的动力。

最后,人才储备不足也成为制约因素。碳战略的实施需要跨学科人才,包括环境工程、能源管理、数据分析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团队。然而,广西本地相关专业人才供给有限,企业不得不从一线城市引进,但受限于地域发展水平和薪资竞争力,人才流失率较高。同时,内部员工对碳管理理念理解不深,基层执行中常出现“口号多、行动少”的现象,导致战略落地“上热下冷”。

综上所述,菱王电梯在执行碳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既有外部环境的客观制约,也有内部能力的短板。这些“预料之外”的困难恰恰反映出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未来,菱王需在深化供应链协同、加强用户教育、推动标准化碳核算、争取政策支持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碳战略从蓝图变为现实,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行业绿色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广西样本”。

18176983777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玉林市玉容路茂林段南侧二幢10号二楼

Q Q:127056320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506386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17698377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