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设备,其能耗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电能,更在制动时产生大量再生能量,这些能量往往被电阻消耗转化为热能,造成能源浪费。然而,菱王电梯近期成功通过V2G(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功能的智能电网测试,标志着其在电梯能源管理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建筑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范式。
V2G技术原本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允许电动车在非使用时段将电池中的电能反向输送至电网,实现削峰填谷、平衡负荷的功能。而将V2G理念延伸至电梯系统,则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创新尝试。菱王电梯此次通过测试的智能电网系统,正是将电梯的再生能量管理系统与建筑微电网深度集成,使电梯在制动或下行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电能不仅可以回馈至建筑内部电网供其他设备使用,还能在特定条件下参与外部电网的调度响应,实现“电梯到电网”(Elevator-to-Grid, E2G)的能量互动。
该系统的实现依赖于多项核心技术的协同:首先是高效能量回馈装置,采用先进的IGBT变频技术,将电梯运行中产生的再生电能高效整流并逆变为符合电网标准的交流电;其次是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能够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建筑用电负荷及电网电价信号,动态决策能量的存储、使用或外送策略;最后是通信与控制平台,支持与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配电管理系统(DMS)以及电网调度中心的数据交互,确保能量流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在实际测试中,菱王电梯部署于某智慧园区的多台搭载V2G功能的电梯,在连续30天的运行周期内,累计回馈电能超过8500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8吨。尤其在用电高峰时段,系统主动将储存于储能单元中的电梯再生电能释放至建筑电网,有效降低了对市电的依赖,减轻了变压器负荷压力,实现了显著的节能降费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接到电网调频指令后,系统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响应,参与需求侧管理,展现出良好的电网支撑能力。
这一成果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单体设备的能效提升,更在于其对建筑能源生态系统的重构潜力。现代高层建筑中,电梯群组日均启停频繁,能量波动显著,若能将其转变为分布式的柔性储能节点,将极大增强建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例如,当楼顶光伏系统在正午发电过剩时,电梯系统可配合储能设备吸收多余电量;而在傍晚用电高峰时,再将储存的能量回馈使用,形成“光-储-梯-网”协同运行模式。这种闭环能量管理机制,正是未来零碳建筑的核心特征之一。
此外,菱王电梯的V2G技术也为城市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提升,电网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调节压力。分布式负荷如电梯系统若具备双向能量交互能力,将成为宝贵的灵活性资源。未来,通过聚合多个楼宇的电梯能量节点,有望构建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进一步释放商业价值。
当然,技术推广仍面临挑战。例如,现有建筑配电系统需进行适应性改造以支持反向供电;相关电力法规和计量标准也需同步完善;同时,用户对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信任仍需长期积累。但可以预见,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技术成本下降,具备V2G功能的智能电梯将逐步从示范项目走向规模化应用。
综上所述,菱王电梯通过V2G功能的智能电网测试,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建筑电气化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它重新定义了电梯的角色——从单纯的耗能设备转变为智能能源节点,为构建低碳、弹性、高效的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开辟了新路径。在能源革命与数字化转型交织的时代浪潮中,这样的探索无疑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Copyright © 2002-2025 广西鑫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